外置式MBR膜能够有效地实现固液分离,出水水质良好,悬浮物、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,能够满足严格的水质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。同时,对污水中的氨氮等营养物质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,提高了污水处理的综合效能。运行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。由于膜组件与活性污泥直接接触的时间相对较短,且可以通过调整错流流速等方式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,降低了膜污染的速度,延长了膜的清洗周期和使用寿命。
外置式MBR膜通常采用特殊的材质和结构设计,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,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水流冲击,不易出现断丝等现象,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;相较于其他一些膜处理技术,清洗方法更加简便。可以通过在线化学清洗或物理清洗等方式,有效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,恢复膜的通量,且清洗周期相对较长,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工作量。
外置式MBR膜的测定步骤:
1.安装与调试
-安装膜组件:按照设备说明书,将外置式MBR膜组件正确安装在反应器中,确保连接紧密,无泄漏。注意避免弯折、压挤膜丝,集水管部分也不可弄弯或扭曲。
-检查系统密封性: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或水,检查整个系统的密封情况,确保无泄漏点。若有泄漏,及时进行处理,以免影响后续测定。
-启动曝气系统:开启曝气设备,调节曝气强度至设计要求。一般通过调节曝气量或曝气时间来控制,使反应器内形成良好的气水混合环境,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。
2.运行参数设定
-确定膜通量:根据处理水质和处理要求,设定合适的膜通量。通常从较低的膜通量开始运行,逐渐调整。在运行过程中,密切关注跨膜压差(TMP)的变化,若TMP上升过快,可能需要降低膜通量。
-设置运行时间与停运时间:确定膜组件的运行时间和停运时间,一般采用间歇运行模式,如运行几分钟后停运一段时间,以实现错流过滤,减少膜污染。同时,合理安排停运时间进行反洗等维护操作。
3.膜性能评估
-计算膜通量:根据单位时间内透过膜的水量和膜的有效面积,计算出膜通量。膜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处理效率,通过对比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膜通量,可以评估膜的性能变化。
-分析污染物去除率:根据进水和出水的水质检测结果,计算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。去除率高说明膜对污染物的截留效果好,反之则可能存在膜污染或运行参数不合理等问题。
-观察膜表面状况:定期取出膜组件,观察膜表面的情况,如有无污垢、附着物、颜色变化等。若膜表面有明显的污染迹象,需要进一步分析污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清洗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