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没式MBR膜将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结合,在生物池内直接过滤出水,实现高效固液分离,出水水质可达一级A甚至回用标准。其核心是中空纤维或平板膜组件,长期浸没在活性污泥中“呼吸”——透过清水,截留污泥与污染物。然而,膜污染、断丝、曝气异常等问题常导致“窒息”,通量下降、能耗上升。掌握
浸没式MBR膜“窒息急救”方法,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。

问题一:跨膜压差(TMP)快速升高
这是膜污染的典型信号。首要措施是加强曝气冲洗:检查曝气量是否不足,调整风机频率,确保膜表面气泡流密集翻滚(通常气水比15:1~20:1)。若TMP仍高,执行化学清洗:
维护性清洗(每周):低浓度次氯酸钠(500-1000mg/L)或柠檬酸浸泡30-60分钟,去除有机/无机污堵;
恢复性清洗(TMP>35kPa):高浓度药剂(2000-5000mg/LNaClO)或酸碱联合清洗,恢复通量。清洗后充分清水置换。
问题二:膜通量下降或产水不足
除污染外,检查产水泵是否故障或阀门未全开。确认膜组件是否淹没足够深度(通常>1.5m),避免负压过大。若多组膜并联,检查各组流量是否均衡,防止偏流。必要时调整各组阀门开度。
问题三:膜丝断裂或漏泥
表现为出水浊度或SS突然升高。立即隔离破损膜组件,停止产水。排空池体后检查:
膜丝是否被尖锐物划伤或安装时过度拉伸;
是否因长期干抽或负压过大导致疲劳断裂。
破损组件需返厂修复或更换。日常避免跨膜压差过高(通常<50kPa)。
问题四:曝气不均或无气泡
检查曝气管路是否堵塞或阀门关闭。打开膜架底部排污阀,冲洗沉积污泥。确认曝气孔是否被生物膜或无机垢覆盖,可用高压水枪清理。若为单孔曝气器损坏,需停机更换。
问题五:污泥粘性过高或泡沫堆积
高粘性污泥易粘附膜面,加剧污染。检查营养比(BOD:N:P=100:5:1)是否失衡,补充氮磷。投加消泡剂控制泡沫。优化污泥龄(SRT)与回流比,防止污泥老化。
问题六:系统频繁报警或自控失灵
检查液位计、压力传感器、流量计是否故障或结垢。校准仪表。确认PLC程序逻辑是否正确,如清洗时序、反洗周期。确保控制柜供电稳定。